电话: 028-86966315
Q Q: 2677741813

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

消费观察 | 成都含“猫”量持续增高的秘密

2024

11/28

11:14

本站

11704阅读

11月26日,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现场除了人见人爱的顶流熊猫汇集,李子柒也参与活动。

作为“熊猫家园”,成都承担了我国大熊猫文化交流的重要任务。据统计,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先后与日本、美国、西班牙、法国、德国、丹麦建立了“大熊猫长期国际合作繁育计划”,成功开展了大熊猫繁育、动物行为学和保护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与研究。截至2023年,国际合作繁育大熊猫共计25胎37仔。温和敦厚的大熊猫,已经成为成都的一张亮眼名片。

“熊猫使者”们每到一处,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也让更多海外游客、国际伙伴对熊猫家园生出无尽向往。今年国庆黄金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接待游客39.5万人次,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38%。

成都是大熊猫栖息的家园,同时也是熊猫文创产业最富集的“熊猫文创家园”。成都的含“猫”量高,也正是有赖于熊猫文创IP擦得亮。

飞机落地天府国际机场,高12米的大熊猫先来“迎客”;没在IFS跟爬墙熊猫拍过照,不算来过成都;走在景区,熊猫玩偶、熊猫发箍已经是销量火爆的成都特产。不仅如此,成都街头巷尾、公交地铁、茶馆酒店,处处可见熊猫元素。熊猫,已经嵌入成都的城市形象和文化意蕴。

来成都看熊猫,收获的是独一无二的情绪价值,熊猫的呆萌可爱与成都闲适安逸相映成趣。看熊猫、品美食、泡茶馆,给繁忙的生活放个小假。去熊猫邮局盖个戳、喝杯熊猫拉花的咖啡、住个熊猫主题酒店……成都围绕熊猫文创IP打造出衣食住行游购娱的全产业链条,连熊猫最重要食物的竹子,也被有关商家开发为一系列商品,深受市场欢迎。

那么大熊猫又为成都带来了怎样的价值?先来看文旅。2024年春节期间,仅明星熊猫“花花”就成功吸引了多达44.2万人次的游客,前往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进行打卡游览。相较于去年同期,该景区的客流量增长幅度超过了1.4倍。旅游旺季,排队两小时只求看“花花”一眼的游客比比皆是。今年清明、五一等假期,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热度,均“热进”了全国第二。

再来看文创。大熊猫仿真玩偶、大熊猫手账本、大熊猫冰箱贴、大熊猫背包……来一趟成都,很难不带走一件具有大熊猫元素的文创产品。酒店、餐饮也纷纷打造熊猫主题,让消费者全方位感受熊猫魅力。2023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实现2574.94亿元,2024年上半年,成都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1458.51亿元,同比增长15.34%。

这之中,熊猫文创IP所贡献的分量不容小觑。去年成都大运会开幕后,吉祥物“蓉宝”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特许经营商店前大排长队;“花花果赖”系列周边持续蝉联销冠,缺货是家常便饭;作为明年成都世运会的吉祥物之一,“蜀宝”已经自9月下旬起,将陆续在50个成都热门地铁站点、30个BRT站厅、3个机场和高铁大厅、热门商圈、景区的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销售。

IP越是响亮,保护与关注越是深入人心。用创新兴产业,让熊猫文化深入人心,也是讲好熊猫故事的最佳方式,是凝聚大熊猫保护共识的重要途径。

也正因如此,这一次熊猫伙伴大会,不仅有“文创伙伴”,更有破圈跨界的“产业伙伴”“金融伙伴”“城市伙伴”。他们提供平台,提供资金,提供场景和保障,让基于大熊猫的更多好创意、好作品,产业化、生活化,也为大熊猫构建起最广泛、最深入、最紧密的熊猫伙伴朋友圈。

伙伴多了,角色多了,属于大熊猫与成都之间的故事也更加精彩。(记者 郭剑夫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陈蕊妮 校对:李晓龙 审核:涂伟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 版权所COPYRIGHT 2011 WWW.XFZLW.COM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0014373号 川公网安备 站长统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22 技术支持:创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