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2/06
10:57
本站
10560阅读
□ 眭实
最近一两年,旅游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加速回暖,成为推动整体经济增长的一股强劲动能。然而在顺势之中,依然有害群之马阻碍着旅游行业健康发展。
11月29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通报称,导游乔某、高某、宋某三人在哈尔滨至亚布力、雪乡途中,以言语威胁方式强迫游客购买自费项目。三人因强迫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分别处以6000元到7000元不等罚金。同时,文化和旅游部门对三人处以吊销导游证的行政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判决发生在东北冰雪旅游旺季到来之前,也是目前黑龙江正在开展的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的组合拳之一,将对当地旅游行业从业者起到震慑作用,颇有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意味。
然而,整顿旅游市场乱象绝非一日之功。近年来,让游客深恶痛绝的强制消费、暴力宰客等现象屡禁不绝,如同毒瘤般破坏行业生态,违法导游被处刑罚也并非个案。早在2018年,黑龙江雪乡导游姜某就因强推自费项目、殴打游客被判刑一年;此后还有桂林导游赵某长期采用限制游客行动自由、辱骂等手段,逼迫游客参加高价旅游项目,同样被依法追究刑责。
实际上,法律的制裁已为所有旅游从业者明确地划出红线,侵犯游客权益的行为将会受到严惩。但是从个案严惩到行业净化是一个持续且长期的过程,将法律红线更加深刻地烙印在旅游从业者的脑海中并规范其行为,以及更加有力地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不能仅仅依靠雷霆一击、杀一儆百。
笔者认为,始终保持对旅游市场的高强度监管,并形成长效监管机制,才是清除市场毒瘤、净化行业生态的核心要素。对此,需要市场监管、文化旅游、公安、司法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协同,形成监管合力,对旅游市场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提前预防、精确甄别、及时处理旅游市场中的强迫交易、欺诈宰客等违法行为。另一个关键点则在于,除了要畅通游客维权通道外,更要对游客的投诉快速应对、及时反馈和合理解决,避免让游客的投诉变成沉默成本——一旦游客遭遇强制消费等情况后“投诉无门”或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就很可能演变成一次舆论事件,当地花费巨资打造的旅游品牌也将遭受沉重打击。
此外,站在旅游从业者的角度来看,国内导游薪酬结构与旅行团游客消费情况高度挂钩,也是催生旅游市场强制消费、宰客欺客等乱象的原因之一。因此,优化导游薪酬结构十分必要,例如逐渐降低直至取消旅行团游客消费提成在薪酬中的占比,同时将游客满意度、专业技能考核与薪酬进行强关联,建立合理透明的导游服务费制度,让导游的薪酬“阳光化”。
综上所述,必须坚持强力监管、严打违法犯罪行为和调整优化导游薪酬结构三管齐下方能精准有效地割除行业毒瘤,推动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
编辑:陈蕊妮 校对:李晓龙 审核:涂伟
【声明】消费质量网未标有“来源:本站”的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是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致电028-86966184,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 版权所COPYRIGHT 2011 WWW.XFZLW.COM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0014373号 川公网安备 站长统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22 技术支持:创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