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28-86966315
Q Q: 2677741813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新秋相约赴盛会 以耳为媒谋未来 中国·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大会开幕

2023

08/09

22:12

本站

34789阅读

8月9日,中国·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通江银耳节在通江开幕。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出席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天来作主旨演讲。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牟锦毅,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胡强,巴中市副市长何金虎出席开幕式。国际蘑菇学会主席格雷格·西蒙通过视频向大会致辞。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徐小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世界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学会主席研究员谭琦,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郭良栋,通江县委书记李玉甫分别致辞。县委副书记、县长谭青松主持开幕仪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天泉、县政协主席王茂生、县委副书记刘小龙出席开幕仪式。

李玉甫在致辞时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以及72万老区人民,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院士专家、领导、嘉宾、企业家、媒体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通江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通江银耳发轫于盛唐,食用于宋元,入药于明清,被誉为“菌中之冠”,奉为皇室贡品,名扬四海。青山环围、云雾萦绕、溪流盘曲的“九湾十八包”,孕育了“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的耳乡传奇。千百年来,“古法栽培、段木种植”的两次技术革新展现了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育种砍棒、打孔点菌”等12道工序见证了匠心传承的执着守护,“祭山封林、座七砍八”的生态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技法蝶变、初心如磐,“种放心耳、做匠心耳、卖良心耳”,是通江人的君子之诺,更是通江银耳的忠贞坚守。

李玉甫表示,通江银耳以青冈为床,以星辰为被,亲山水之灵气、感日月之精华,为“天地树人”共同孕育。观之冠聚而色明,嗅之馥郁而香清,浸之柔滑而型膨,食之胶浓而爽嫩。清香物质芳樟醇含量超总挥发性成分73%,甘露糖、岩藻糖、乌苏酸等活性物质含量及还原力、抗氧化活性能力显著高于其他产地银耳。通江银耳显之于道、扬之于文,《本草诗解·药性注》谓通江银耳“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阴要品,为人参、鹿茸、燕窝所不及”,被列入《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先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欧盟有机认证”等多项殊荣,品牌价值超50亿元,其货可盈、其价可钦,天赐地孕,为通江独有。

李玉甫表示,我们始终坚定银耳文化自信,按照“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深加工”思路,以“三产融合”为路径,坚持园区引领、全链发展、科技赋能、品牌提质,全力打造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我们纳四海才俊、聚八方智慧,与多家权威院所、知名高校深度合作,推出食品饮料、医药保健、日用化妆和预制菜等百余种优质产品,百亿级产业集群破茧成蝶、展翅腾飞。

李玉甫表示,我们诚邀各位来宾畅游巴山蜀水、领略耳乡风情、品鉴银耳御宴、共谋振兴发展。我们相信,晶莹剔透、冰清玉润的通江银耳和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老区人民定会让您“不到通江想通江,小住三日成故乡”。我们坚信,有各位领导、院士专家,嘉宾、企业家、媒体朋友们的鼎力支持,本次盛会必定大放异彩、结出硕果,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必将再上新台阶、续写新辉煌。

李玉在致辞时说,中国通江是世界银耳的发祥地,通江是红色的通江,通江也是绿色的通江,通江也是银色的通江,正是因为通江是世界银耳发祥地,是中国的银耳之乡,它用银色的牡丹,谱写了通江儿女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发展。在以青冈木为主的食用菌的发展带上,银耳是实实在在的乡村振兴发展产业。通江银耳谱写了最为绚丽的篇章。所以说通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中焕发着绿色的青春。这个银耳是真正为通江谱写了银色的通江。同时我也希望通江是金色的通江,希望用银耳之花把通江这个金色的名片擦得更加鲜亮,真正实现红色引领绿色发展,银耳创新使得我们银耳成为世界银耳金灿灿的名片。中国一直在讲生态帝国,真正要发展生态那么实际上通江它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生态的核心就是生物多样性,通江有自己有特色的动物和植物品种,更有具有世界级的特色品种银耳。

李玉表示,我10年前曾经到通江来过,这次来到通江看到10年之后通江的巨大发展变化应该说是感慨万千。我们通江儿女真正在这十年过程中发展迅速,产业实现了飞跃,尤其是银耳这个产业成为了中国一张显亮的名片,那么我希望有以下几个方面呢和在座的同行们进行交流,一个就是希望树立动物植物菌物三物融合的大食物观,第二个就是希望利用我们有力的生物多样性和良好的生态条件,建立好中国通江菌物资源种植资源库,第三个希望我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通银几号的银耳品种,第四个就是我很希望通过这次大会实现我们整个银耳产业的创新发展,第五个就是希望通江银耳在全产业链的延长上在深加工上做出我们独特的贡献,第六个就是我很希望我们注重文化建设,第七个就是希望我们银耳做大做强我们这张金色的名片。

李玉最后说:希望我们通江的银耳在全国的同仁,在国际上的同行特别是在市县的领导之下,在我们全体银耳人的共同努力下创造新的辉煌,相信通江银耳的明天会更好。

格蕾格·西摩在致辞时代表国际蘑菇学会对中国·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通江银耳节的盛大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银耳在中国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通江于19世纪初就开始用人工古法栽培银耳,堪称中国银耳人工栽培的发源地。近年来,通江银耳在菌种研究、栽培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此次中国·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通江银耳节为种植户、科研人员、加工企业、贸易商以及其它行业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信息、建立联系、共同探索发展之路的独特平台。感谢通江县人民政府以及从事银耳行业的企业家们为本次活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努力。同时,也感谢大家对银耳健康产品发展的大力支持。

徐小虎在致辞时代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银耳是我国特有的食用菌品种,发源于四川通江。“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通江银耳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生产原料、栽培方法和文化传承,享有“耳中极品、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发源于盛唐,食用于宋元,入药于明清,是清廷的御膳珍馐。当代银耳因其独特的风味、营养和保健功效,逐渐成为了休闲食品、预制餐饮、保健食品和美容化妆品的重要原料。银耳产业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

徐小虎表示,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是我国最大的农产品国际贸易行业组织,多年来始终秉持服务产业的宗旨,紧紧围绕我国食品农产品行业发展,积极促进国内外行业交流合作,挖掘新的合作潜力。商会将充分发挥全国性行业组织的优势,为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当好参谋和助手,推动国内外食用菌业界的多层次合作,促进内外贸的有效融合,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谭琦在致辞时说,通江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得天独厚的银耳资源,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通江银耳。通江银耳是中国传统银耳文化的典型代表,远在唐宋就有传闻,近代通江人民更是开发出银耳传统栽培技术,使得银耳生产从野生采集开始走向人工栽培,并生成了厚重而神美的通江银耳文化。

谭琦表示,通江银耳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科学发展,守正创新,坚持特色,已经在段木银耳这个细分领域成为世界闻名的单项冠军。进入新时代,通江县委、县政府面对新形势下的各种挑战,提出“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深加工”新思路,追求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特色农产品加工提档升级,促进银耳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小木耳、大产业”重要指示的务实体现,是乡村振兴菌业兴旺的务实举措,必将给通江银耳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更加广阔的无限空间,在新时代的转型升级中,实现跨越式发展,迈上新的高度。

郭良栋在致辞时说,通江是中国银耳之乡,段木栽培的银耳以其细腻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药用功能,享誉国内外。通江银耳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欧盟有机认证”等诸多荣誉。银耳产业作为一种绿色、健康、高效的产业,必将对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郭良栋表示,银耳作为重要的食用菌,在品种选育、生产加工、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挑战。中国菌物学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目的就是将产学研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郭良栋表示,本次会议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集聚各界智慧,为通江银耳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为推动中国银耳产业迈上新台阶做出贡献。中国菌物学会将一如继往的支持通江银耳的产业化发展,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通江银耳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银耳产业的领军品牌,为通江县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作出更大的贡献。

开幕式上,李玉院士向巴中市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授予“李玉院士团队通江银耳研究中心”牌子。

最后,李玉、李天来、牟锦毅、胡强、何金虎、徐小虎、谭琦、郭良栋、李玉甫、谭青松等嘉宾共同为中国·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通江银耳节启幕。

开幕仪式后,李天来以《通江银耳设施结构类型选择的思考》为题,围绕通江气候与银耳的适宜环境、银耳生产设施的适宜条件、通江银耳生产设施发展类型的建议等方面作了主旨演讲。

四川省兄弟县区有关领导,巴中市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专家学者、企业家、媒体朋友。(记者 白煌)

编辑:孙家钰 校对:张可 审核:申涵兮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 版权所COPYRIGHT 2011 WWW.XFZLW.COM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0014373号 川公网安备 站长统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22 技术支持:创企科技